农业机械化:粮食生产的效率保障
广告
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力、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,包括耕地、播种、施肥、收割、脱粒等环节,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、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单项作业机械化到全面机械化的过程。目前,我国小麦、玉米、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 70%,大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。大型拖拉机配套的深耕犁能深耕 30 厘米以上,打破犁底层,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;精密播种机可实现播种量、株距的精准控制,提高播种质量。
联合收割机是农业机械化的标志性设备,能一次性完成收割、脱粒、清选等作业,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可达每小时 10-15 亩,是人工收割的 50-100 倍。玉米收割机则能实现摘穗、剥皮、秸秆粉碎还田一体化作业,减少后续处理环节。
农业机械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还能抢农时,减少自然风险。在 “三夏”“三秋” 等关键农时,机械化作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作物的收获和播种,避免因天气变化造成损失。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,大型化、智能化的农业机械不断涌现,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。
上一篇: 稻田养鱼:一水两用的生态农业模式
下一篇: 土壤改良技术: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